相信不少人已经看过了春节电影《流浪地球》,不知道你看的时候,能否看懂里面事件的发生原因?
虽然这是一个科幻电影,但是还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上,作为一个科普的公众号,今天咱们尝试来聊聊里面的一些科学。
电影故事背景改编于刘慈欣作品《流浪地球》其中一部分,跟原著有些不一样,但是整体故事背景也没有偏离太多,都是围绕着太阳要爆炸,人类带着整个地球逃亡,中间陷入被木星俘虏的危机。
电影主要就是讲解化解木星危机的这一小段。
『太阳为什么会爆炸?』
太阳是以内部的氢核聚变的方式发光发热的,当有一天太阳内部的氢元素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,氦元素就会因为高温而产生巨变,产生所谓的“氦闪”,这也就是人类说的,太阳寿命已经用尽了,会自爆。
而自爆之后的太阳就会变成一个红巨星,还膨胀了,其体积之大足以把地球都吞并掉。但科学家早已经算出,不用等到太阳膨胀,氦闪之时,地球也会被汽化,所以电影中,人类开始组织建造发动机逃离。
流浪地球发动机概念图
『地球如何逃离太阳系?』
在小说中,地球要逃离太阳系是一个长达2500年的漫长阶段,光是到电影逃离木星这段剧情,都需要经历很多准备。
首先,要先让地球停下自转,然后让地球脱离原有的轨道,跑到木星轨道附近,再利用木星的引力,让地球“甩”出太阳系。小说最后是去比邻星,当然电影并没有说到这里就结束了。
电影中直接进入了木星危机,但实际上,地球逃离这个阶段也是小说相当精彩的一部分,因为地球不能像火箭那样,直接靠几个发动机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发动机只能增加一些加速度,在离开太阳系之前,地球还需要以更椭圆的方式绕太阳十几圈,因此有些时间离太阳很远,有些时间离太阳很近,而离太阳很近的时候,就是小说中出现各种阴谋论,人心猜忌的时刻。
当积累足够的动力之后,主要计算好角度,就能顺势借助木星引力,获得巨大加速度。(嗯,理论上是这样的)
『地球为什么会被木星俘虏?』
木星的引力比地球还要大2-3倍,因为其质量非常大,所以能对太阳系的小行星产生牵引作用,地球也因为它获得了一年四季,并且避免了很多陨石的撞击。
电影中就是要靠木星的引力,飞出太阳系,但是计算出现错误,原始速度并不够,因为木星引力太大,将地球直接吸引过去,其过程还导致了地球发动机故障,并且一系列的地震,也差点超过洛希极限。
『什么是洛希极限?』
可能整部电影里面唯一出的一个专业名词就是这个了,其实也不难了解,大概意思就是:
行星于卫星达到一定距离的时候,潮汐作用力会使天体自我解体。
可以大概理解为你拿一个水杯往一个水杯倒水,当你倾斜到一定角度之后,整杯水都会直接洒下来。
我们平常看到的土星环就是这么来的。
所以地球在靠近木星的时候,不能太近,太近会让地球解体,但是太远又会让引力不够,这个也是整个电影进入高潮的主要导火线。
『最后出现的火流星』
电影中,最后出现的漫天的火流星,可以说给电影加分不少,虽然点燃木星这个设定让人不少人吐槽,但作为电影来说,也是一个好结局。
在小说中,并不是以点燃木星为结束,而是炸掉了行星带中的小行星,天空不断出现火花,这里也是很多人纠结的bug之一。
但是没关系,科幻片是科幻片,是会带上很多艺术色彩,不能以科学片的严谨态度去分析,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特效是相当的棒!
『电影在后半段出现的“红色大眼睛”是什么?』
那个是木星最大的特征大红斑,是属于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,天文爱好者最喜欢观测及拍摄的目标之一。
在电影中大红斑的景象可以说是非常震撼,电影中那么多的超级场景,可能唯一一个能真正感受的,也就是这个木星大红斑了。我们只要使用超过200倍的天文望远镜,口径要足够大(大概200左右),再配合10mm以下的目镜,不用等到世界末日倒计时,只需找一个晴天,就有机会能看到木星的大红斑。
备注:本文仅作交流分享,不做商业用途。以上大部分图片来源电影《流浪地球》剧照,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经多次转发无法找到源出处,若存在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。
《流浪地球》这部电影虽然在上映前后一直都倍受争议,但是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不管大家怎么评论,反正中国科幻太空电影确实就是做出来了。
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,我们更多应该给与一种耐心与支持,不管是在真正太空技术领域,还是在科幻电影文化产业,中国制造,都已经成为一个现象,一种代表。
就好像当年我们要进行探月活动,不也是在向别人学习,做别人做过的事,但凡事只要踏出第一步,我们就能走很远了,所以你看我们现在都跑到月亮背面去了!
今天,《流浪地球》只是一个科幻电影的试水,以后会有更多的《流浪地球》,更多的中国太空电影,更多的中国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