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生活中,经常会接触到很多破坏肠道有益菌的因素,比如环境污染,饮用经氯处理过的水、酒精及食物中的防腐剂,工作压力大,饮食不合理等,特别是每天吃的肉类、鱼类都含有抗生素(因饲料中含有)都会减弱肠道内的有益菌。如果能经常性地补充益生菌,让体内益生菌数量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,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。下面是几种影响有益菌的最主要的因素,如果有以下情形的话,就更应及时补充益生菌了:
(1) 药物影响:抗生素是引起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。其表现为有益菌,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,条件致病菌增加,从而出现胀气、腹痛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。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程度与其进入体内的途径、疗程等因素有关。某些激素,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属于免疫抑制剂,长期应用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,也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。
(2) 放射性因素:放射性物质与放射线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是明显的,放射病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核能辐射、微波、移动电话、电脑等,均可引起生态失调或菌群失调。
(3) 疾病的发作:平衡是一切事物正常存在的必要条件,不平衡就要出问题,机体内的微生态也是如此。细菌、酵母、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会引起体内菌群失调,如感染性腹泻、肠易激综合症、炎症性肠病、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和慢性胃炎、龋齿和牙周病、生殖系统感染、儿童胃和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肤感染等。在异常的生理状态下,诸如创伤、外科手术、放疗、休克、缺氧、精神紧张、环境改变、不良的饮食习惯、酗酒等等诸多因素,都有可能引起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,破坏微生物平衡。
(4) 水土不服:人们外出旅行,或迁居外地生活,有的人就会感到身体不适,发生厌食、呕吐、腹胀、腹痛、甚至腹泻不止等症状。这是由于生活环境使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,体内的正常菌群在种类、数量、毒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,平时与机体共存的致病菌得不到制约,就会使人生病;而有益菌也会受到抑制而减少,从而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,用医学术语来说,就是“菌群失调症”。
(5) 年龄变化:随着年龄的增长,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,有害菌数量增加,于是科学家提出了“肠道年龄”的新概念。所谓肠道年龄,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,肠道内菌群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,也是一种反映体质状况的健康数据。通过肠道内菌群之间的平衡程度,人们可以判断肠道是否有老化现象。